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
你們親近神,神就必親近你們。《雅4:8》
你們親近神,神就必親近你們。《雅4:8》
本章記載的是一個悲劇,貪圖權力使人失去了人性。這是人背離耶和華,效法拜偶像民族的必然結果。這是士師時代的一個小插曲。
1. 亞比米勒的野心(1-3節)
基甸死後,他的兒子亞比米勒想取代他的位置。為實行他的計劃,他到母親家鄉示劍,爭取人民支持(1節)。他與這裡的居民有親戚關係,他們是迦南人,當然喜歡聯合起來對付以色列人。
示劍城建於以巴路和基利心二山之間,為從地中海岸往約但河谷必經之地,南通伯特利與耶路撒冷(距48公里),北達中央平原;本為希伯來人祖先的居地(創三十三18)。
士師時代的示劍應當還是迦南人所占有的城市,可能受瑪拿西的亞比以謝族(基甸所屬)的保護,但已經跟以色列人混雜,所以基甸娶了一個示劍的女子為妾。
亞比米勒帶有一半住在示劍的迦南人的血統,所以說他是示劍人的骨肉(2節)。他這話的意思是說,為了當地的利益,由親骨肉來統治當然好過外面人。示劍人在這基礎上歸向了他(3節)。
有關示劍相關的歷史紀錄如下: 亞伯拉罕剛來到迦南的時候,曾住過示劍(參創十二6-7);雅各住在那裡的時候,因那地之主的兒子姦污了他的女兒,他的兩個兒子殺了全城的男子(參創三十四);約瑟的骸骨葬在那裡(參書二十四32);以色列人在那裡與神重新立約(參書二十四);北國以色列在該城跟猶大分裂(參王上十二)。
2. 亞比米勒的惡行(4-6節)
基甸死後,亞比米勒一心要作王,他回示劍老家煽動眾人跟隨他,示劍人從巴力比利土的廟中取出七十舍客勒銀子,當作政治資金交給亞比米勒。
為了確保沒有人跟他爭奪王位,亞比米勒用這些錢雇來亡命之徒做他的爪牙(4節),到俄弗拉父親家把親兄弟七十個人都殺了(5節上)。俄弗拉在瑪拿西境內,基甸葬於此,他的家人也住在這裡。
亞比米勒以流血暴力方法取得統治權,行為十分冷血殘忍,而約坦卻虎口餘生,逃匿起來(5節下)。示劍人和米羅人都一同聚集,往示劍橡樹旁的柱子那裡,立亞比米勒為王(6節)。
3.約坦寓言(7-21節)
基甸的小兒子,得知示劍人和米羅人,要立那曾經殺害他父親眾子七十人的弟兄亞比米勒為王時,冒險走到基利心山旁,能俯瞰示劍城的小丘頂上(7節),講了一個諷刺性的寓言故事。
這故事說橄欖樹、無花果樹、葡萄樹(三種都是以色列的盛產,民生經濟的重要來源)都不願停止本身對神、對國民的貢獻,去作眾民的首領。荊棘是最不具經濟價值的,卻做起王來。
這比喻的含意是:那些對人有價值、會結果子的樹木都不願意作王,就如社會上身分尊貴、影響力大的人都不會貪慕王位,撇下他們的特殊貢獻;亞比米勒的父親基甸便是明顯的例子(8-13節)。
至於會傷害人,不結果子的荊棘卻被立為王,就像卑微和無能的亞比米勒貪圖名利,要淩駕他人之上(14-15節)。
基利心山在示劍之南,以色列人進迦南之後,將神的律法誡命在此宣讀,將祝福的話陳明在基利心山上(申十一29)。故事內容諷刺亞比米勒作王,就像荊棘作眾樹之王一樣不倫不類。
約坦將比喻引伸,責備示劍人忘恩負義,惡待基甸的家人,在亞比米勒統治下絕對得不到歡樂(16-19節)。同時警告示劍人必蒙其害;但他們若是覺悟,也有力量消滅他(20節)。
又願火從示劍人和米羅人中出來,燒滅亞比米勒: 這可說是一個咒詛(參57節),示劍人、米羅人和亞比米勒都要因他們的惡行得到報應。
約坦因怕他弟兄亞比米勒,就逃跑,來到比珥住在那裡(21節)。
曾經有人說過,沒有權力慾的人才配擁有權力。可惜有才華而又配擁有權力的人,卻不願擔當重任,以致許多政客鼓其如簧之舌而掌權起來。亞比米勒爭取做王,就是一幕政治醜聞和悲劇。